亲,你的浏览版本过低,建议使用IE8以上或其他浏览器,将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
查看详情>>
今天要分享的这篇文章据说就来自一个私募操盘手,虽然无从考证,但内容还是干货满满的,值得一读。
股票是个啥?
股市是给那些缺少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讲,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但是这个“有经验的人取得更多的金钱,有金钱的人取得许多经验”之处杀机四伏,偶有斩获尽管不难,要频频到手并不是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己以及人道的挑战。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解释何以一般股民败多胜少,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性使然!
说的全面些,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人性——讨厌风险,急着发财,自以为是,赶潮跟风,因循守旧和耽于报复——使股民难以逃避股市的陷阱。说的简单些,就是好贪小便宜、吃不得小亏的心态使一般股民几乎必然的成了输家!
俗话说,挣钱只有三个方法:用手,用脑,用钱。用手挣得是辛苦钱,用脑挣钱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挣钱是用钱挣钱。用钱挣钱,听来多么吸引人,谁不想用钱挣钱?但用钱挣钱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钱,其次是你有相关知识来用这些钱挣钱。股市就提供了这种绝好的机会。
谁能在股市中生存?
个人的看法,大部分所谓的聪明人失败的原因大约有两个:
1、炒股的技能太活了;
2、太聪明,选择太多!
炒股是有技术的,20世纪的美国著名炒家朱尔有句名言:“股票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
炒股的传统技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这一积累的过程是艰难且痛苦的,那些懒惰的人,不愿动脑的人和指向快快发财的人在这行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股票充满着诱惑性:什么是股票?它代表着上市公司的一分子。股票的诞生依赖于其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但股票一旦出生,脱离了母体,他就有了自己的声明,不在完全依赖母体了。
我们来打个比方:一头母猪现价100元,把他分成股票出卖,每股应该是1元。这一小学生都不会算错的题目在股市上就会走样了。假设将这头母猪注册成猪大集团,发行100股猪大集团的股票,你认为猪大集团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将这些股票上市,你认为猪大集团的股票会以什么价钱交易?
其实我们都知道,答案是它既可以以每股一毛钱的价格交易,因为股民会认为母猪会老,会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价位交易,因为他们会想象到母猪每年能生10只小猪,而小猪长大后又会生小猪,真是财源滚滚,永无止境!只要养着这头母猪的张嫂,也就是猪大集团的张董事长,能说服股民们相信这头母猪的生育能力奇强,而她的经营管理能力又是特高,猪大集团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无疑问,猪大集团的公司介绍上不会说集团资产只是一头母猪,他会告诉股民集团从事的是“饲料购销,良种培育”之类的挑战性业务。实际上在股市操作中,你将时刻面临着行动选择!
股市就像是恒久的赌局,他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股票永远在动,只要有人以比上个交易价更高的价钱买股票,股票价格就会升一点。相反,有人愿以上个交易更低的价格卖股票,股票价格就会跌一些。上上下下就如同波浪,看不到始,也看不到终。
到赌场去赌钱,你知道何时赌局开始,因为庄家会告诉你该下注了。你也会知道赌局何时结束,全部的牌一翻开,这个赌局就结束了。你很清楚输会输多少,你也知道赢会赢多少。
在股市下注,你直接面对何时进场、何时等待、何时出场的决定。没有人告诉你进场的时间,也没有人告诉你离场的时候,所有的决定都要自己做,每个决定都是那么的艰难,每个决定都没有定规。你不知这一住下去赢会赢多少?输会输多少?赌注的数额也必须由你决定。所有这些决定都是令人生畏的!不是么?你决定进场了,幸运的你有了利润,股价升了。
你马上面对一个问题:够么?你怎么知道股价的波动不会一波高过一波?如果股价跌破你的买价,你也面对一个问题:亏多少?更要命的是你不知道他是不是暂时下跌,很快就会反弹?如果最终有可能等到胜利,为什么现在要承认失败?在股市这个“恒久”的赌局中,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这些决定!
更重要的是,在股市上的这些选择,并不是仅仅脑子一转,而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才能控制你所投资近的命运。不采取行动,你的赌注永远在台面上。而“行动”俩字对于懒惰者来说是多么令人厌憎的字眼!问问你自己喜欢做决定么?喜欢独自为自己的决定负全部责任么?对99%的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股市这一恒久的赌局却要求你每时每刻都要做理性的决定,并且为决定的结果负全部的责任!这就淘汰了大部分股民,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长期承担这样的心里压力!
这一恒久变动的股市还有一致命的特点:它能使你亏掉较预期多得多的钱!因为你什么都不做,也可能使亏损不断增加。在赌台,每场游戏你最多失去你下的注。你在下注之前就很清楚你准备失去这个数目。除非你在下一场赌局重新下注,你的亏损不会超出这个数目。在股市,他把你的下注拿走一些,又给回一些,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你说该怎么办?
股民失败的人性特点
我们来做两个实验,大家做一下选择:
1、75%的机会得到1000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
2、确定得到700元,你选择什么?
我们看到股民好获小利,买进的股票升了一点,便迫不及待的脱手。这只股票或许有75%继续上升的机会,但宁可少赚些。规避25%什么都得不到的可能性,结果是可能有5000的利润的机会,你只得到500元。
任何炒过股的都明白,要用较出场价更高的价位重新入场是多么困难。股价一天比一天高,你只能做旁观者了。而一旦买入的股票跌了,股民便死皮赖脸不肯止损,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下跌之势只是暂时的。其真正的原因只不过为了博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机会!结果是小亏慢慢积累成大亏!
假如说股票的运动只有上下两种途径,所以每次买股的盈亏机会格式均等的50%的话,对于一般股民来说,由于人性好小便宜、吃不得小亏的心里,使得在股市中赢时赚小钱,亏时亏大钱,他就成了输赢机会不是均等的游戏。实际股市没有击败你,你自己击败了你自己!
散户之所以亏损的原因之二是发财心太急!带着“赚大钱”的心里入场,你的注就会下的很大,从而开始在市场上尽量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忽略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如果不幸开始亏损,要接受“亏很多钱”的现实是极其困难的。随着亏损的一天天增加,你的正常判断力就慢慢消失了。直到有一天你终于无法承受过于巨大的损失,断腕割肉!你承受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大损失!
大家都知道股价总是在涨涨跌跌,当一天结束的时候,股票以某一价钱收盘,你有没有思考过他代表什么?他代表了股市的参与者在今天收市时对该股票的认同!任何一个交易,只要在特定的价格上面,一位愿卖,一位愿买,他们的交易就可以完成,价格就此确定。无论按你的想象,他们是多么无知,愚蠢,但是他们在某个价位交易是事实,你不能与事实争辩。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压到股市中所有和你意见不合的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确定股票的价格。
否则,请记住:你的想象,你的判断,你的分析,都不能移动股价一分一毫!无论你对个股的判断是多么基于科学的分析,如果大多数参与者不认同你的看法,股价将随大多数人的意志而动!
在炒股这行,传统的对错在这里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无论你的智商多高,有什么学位,多么的德高望重,在股票这里你的意见不具备在其他领域的分量。股价就是股价,无论你认为这只股票值多少钱,无论你认为股价和估值是如何脱节,股价永远是对的。因此不要太固执己见,不要对自己的分析抱太大信心,认真观察股市,不对时就迅速认错,否则,你在这行生存的机会是不大的!因此,在股市中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这是大忌!
作为单独的投资者,你要决定入场的时间,决定持股的时间,决定出场的时间。而股市就像海洋,它永不停息,没有始点,没有终点,每个浪潮的方向都难以捉摸。虽然它有涨潮,有退潮,但涨潮时有后退的波浪,退潮时有前进的波浪。
一句话,股市没有既定的运行准则,要想达到盈利的目的,你必须建立自己的规则。否则太多的可能会使你无所适从,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心理上困难的地方在于:你必须自己建立规则,并完全由自己为这些规则所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是极大的责任!承担责任是一般人所畏惧的。看看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就不难明白,一旦有任何错误,张三怪李四,李四怪王五。而股市出错又是如此的容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股民往往自然的选择是“跟随领袖”。
这些“领袖”可能是隔壁剃头的师傅,也可能是楼上的裁缝,理由多半是他们“炒过几年股”,“曾经赚过钱”。这样散户们就轻易的超越了做决定的横杠,如果决定是失败的,她们也有了代罪羊:“楼上的王裁缝真差劲!”这就算是所谓的“人好跟风”及其经常性的结果。各位你有过这样的现象么?
在股市上,上回赚了钱,不知道为什么,下回应该怎么做才能重复赚钱。亏了钱,不明白为什么亏,下次该怎么做去防止再次发生亏损的情形。这在心理上必然会产生极其沉重的压力,带来忧虑、期待和恐惧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
当你失去控制,在股市的海洋中无目的的漂流,不知下一站是何处,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学习,不要跟风,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操作规则。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经传人建立了“唯信号论,理性投资,长期生存”的操作规则!无论你是否承认并且认可,至少是可以系统化的完整的规则!
同时股市有他特有的规律,有他特有的特点。他不会完全的重复自己,去年股票有这样的运行方式,今年绝不会有同样的波动,而这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你却像跳进了海洋,失去了方向,觉得自己渺小,孤独,无助。
每次我们都要面对未知和疑问,有多少人能长期承受这样的煎熬?记住,人喜欢熟悉的环境,不喜欢陌生的环境,但是股市绝对不会简单的重复,因此千万不要因循守旧。这是大忌!
在股市中你有过这样的现象么?买进的股票跌了,你就在多买一点,因为第二次买的价钱较上次低,所以平均进价摊低了。从心理上看,你的心态和赌场亏钱时的赌徒们一样,输了一手,下一手下注加倍,再输了,再加倍。希望总有一手能赢,那时连本带利都赚回来。一方面,你亏不起,另一方面你在报复股市,报复股市让你亏钱。盼望着因为平均进价摊低了,股票的小反弹就能给你提供全身而退的机会。
其实我想说,这样的心态是极其有害的!股票跌的时候通常有他跌的理由,常常下跌的股票会越跌越低。这样被套牢,你就越陷越深,直到你心里无法承受的地步。因此,千万不要去报复股市,你报复不了股市的,要严格的趋势操作,趋势破了就是破了,没有商讨的余地的了!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感恩节,也叫火鸡节。纪念印第安人用火鸡成就第一批从欧洲抵达北美快饿死的英国人。野火鸡当年在美国是很多的。以前北美有这样一种捕捉火鸡的方法,我们小时候捉鸟的时候也用过的:猎手置一只笼子于旷野之中,门是卷起的。猎手先用玉米普条路,让火鸡自然的顺着玉米蒲城的路跑进笼子里。通常笼子里放的玉米比较多,火鸡进笼子后不会马上跑出来,一旦进入笼子的火鸡够了,猎手就触动机关,放下笼门,火鸡就被关在笼子里了。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猎手早上去查看他的笼子,发现笼子里有12只火鸡,在他放下笼门之前,1只火鸡溜出了笼子。“喳,握手慢了些,让我等等看,看那只火鸡会不会自己跑回笼子里。”在他打开笼门等那只火鸡回笼的时候,又有2只火鸡跑了出去。“见鬼,11只火鸡已经不错了,我怎么会让那2只火鸡也跑走?现在只要外出的3只火鸡有1只回来,我就关门。”很快,又有三只火鸡昂然的离开了笼子,接着又是3只!当笼子里只剩下最后一只火鸡的时候,猎手毛了:“要么1只都不要,但如果有一只回笼,我就关笼子,拎2只火鸡回家。”最后,这位猎手空手回家!这个故事是凯利先生亲眼所见并且,写进了他的小册子“投机心理”之中。
有一定炒股经验的股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大约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一心理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熟悉的,每个人炒股都会经历这个过程!20元买好股票,定好18元止损,当股票跌到18元时,你有没有想想再等等?或许股票马上反弹!股票又跌倒16元你会不会拍着自己的脑壳说:“真该按定好的规矩办!18元就走人;现若股票反弹5毛钱我就一定说再见!”股票跌到10元了,你准备怎么办?你会发毛么?你会不会发狠:“老子这次拼了!现在就是不走,我倒要看看你最低会跌到什么地方?”
坦率的说,除了你自己必胜的信念之外,其他一切几乎都反对你在股市成功,就算你的亲戚朋友也是一样的!股市刚开始时或许很慷慨,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明白它向你讨债是何等凶恶。
记得,你在和一位巨人搏斗,蛮干是不成的!你要学习技巧,永不和他正面冲突。你要了解这位巨人,熟悉他的习性,在适当的时机,攻击他的要害。只有这样你才有胜利的机会!股市这位巨人很笨拙,作为独立的投资人的你很灵巧,一旦发现你的攻击无效,你就必须逃离,防备巨人的报复!人的弱点迟疑不决,心存侥幸往往在很多的时候会害了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多一份理性,《唯信号论》就是经传人追求的话题,只有能够做到理性投资,你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在这个古老的行业中成功!今天的讲解到此到此结束,最后祝愿各位投资顺利!
总结人性弱点
1、厌恶风险;
2、发财心太急;
3、自以为是;
4、好跟风;
5、因循守旧;
6、好报复;
7、迟疑不决,心存侥幸!
-
查看详情>>
摘要:在地大物博但农产品缺少品牌经营意识的中国,经营好一个生鲜品类有多难?...
[“黄金时期估计在2018年前后,行业大规模的模式整合、线上线下的整合、资本的整合。”]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目前,生鲜食品在我国的电商渗透率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的提升空间还非常的大。]
[目前国内包括生鲜电商在内的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的都在赔。]
[一周前,京东终于将今年1月刚成立的生鲜事业部正式推到台前。这个与3C、家电等并列的京东第六大事业部背后,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花100亿打造的第三张网”,要从生鲜电商入手投入巨资建立一个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
2015年O2O创业潮中大批倒下的生鲜电商们成功给这个行业贴上了“惨烈”的标签。
作为电商发展至今标准化最差、供应链最薄弱而仓储配送条件又最为苛刻的细分品类,生鲜电商最大的共性是——投入太多,不赚钱。
只不过,对于这一冗长的淘汰赛中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玩家们而言,行业远没有外界描述得那么凄惨。
一周前,京东终于将今年1月刚成立的生鲜事业部正式推到台前。这个与3C、家电等并列的京东第六大事业部背后,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花100亿打造的第三张网”,要从生鲜电商入手投入巨资建立一个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
在京东正式入局之际,对于硕果仅存的几家垂直细分类的生鲜电商而言,融资的消息并不那么罕见。
本来生活刚宣布已完成C、C+轮融资,本次融资1.17亿美元,由中城投资及上海南都、信中利资本、九阳股份共同投资,鼎晖资本、富厚资本跟投。而在此之前的今年上半年,易果生鲜宣布完成C轮融资。随后,天天果园宣布获得1亿美元最新融资,另一品牌每日优鲜也宣布获得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只不过,不管是后来者的京东还是已经扎根多年的“老牌”生鲜电商们都还在摸索,至今也没有谁有底气说找到了真正的生鲜电商O2O模式。
论抱“大腿”的必要性
天猫生鲜超市的发力,已经使得淘宝不再只是生鲜电商的平台,而是拥有平台+竞争者的双重身份,而京东生鲜事业部的成立同样打破了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的单一身份。
于是,“站队”在刚刚过去的一两年内,成为大多数垂直生鲜电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目前的生鲜电商格局是:我买网拿了百度的投资;天天果园背后的投资方有京东的存在;易果生鲜得到了阿里巴巴和KKR集团联手投资的C轮;美味七七有亚马逊的投资。
相比之下,本来生活似乎成为当下唯一一个“落单”的存在。
从融资路径上来看,成立于2012年的本来生活在2014年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为鼎辉创投;2015年,宣布完成B轮融资,但并未披露具体的金额和投资方。C轮、C+轮投资方之一的中城投资是由南都、万科、华远等全国25个主要城市的55家地产商组成的私募投资管理机构;九阳股份则是中国小家电行业领导企业。
“我们C轮之前的融资都是跟产业融资在合作,比如说鼎辉有很丰富的农产品融资经验,而九阳做智能厨房的,我们正在和它一起研究一些很酷的事情。那么到D轮之后我们会有一些战略上的,甚至是大的财务投资人。”本来生活网创始人喻华峰对《第一财经日报》并不排斥“抱大腿”的举动,“这种事情随缘,我们持开放态度。”
只不过喻华峰认为,这种“站队”、“抱大腿”的举动在现阶段更多的价值是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自己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都建站了,只是也没有去推而已,这是各个公司的选择和策略问题或者是我们的发展阶段问题。”
而这背后,是被生鲜市场巨大的可挖掘空间吸引住的“大腿”们。
从京东商城3C事业部负责人调职到生鲜事业部总裁后,王笑松首次面对媒体的感慨就是,3C市场的总量也不过是1万多个亿,但整个生鲜有4万亿的市场总量。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目前,生鲜食品在中国的电商渗透率不到1%,相比服装和3C数码产品20%的电商渗透率,生鲜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
对于从低频高客单价3C产品起家的京东而言,作为高频低客单价消费品的生鲜成为另一个极端,对于京东做大平台性电商的野心来说如今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对此,王笑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京东如今要花100亿打造第三张网,不看短期回报,要做的就是怎么让用户体验最好。“第一张大网是最常见的B2C网络,仓配一体化的B2C模式;第二张大网是以大家电为核心的大件送货仓;而第三张大网是生鲜的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网络。”
黄金时代还有多远?
当食品、服装、3C、图书、母婴到大家电,一个个品类逐步成功从线下销售搬到了线上,而生鲜这个品类依然表现得挺艰难,即使在去年大量生鲜O2O培育了众多北上广深人民网上买生鲜的购物习惯的利好之下。
做了多年3C产品的王笑松最多的抱怨是,相比3C生鲜的标准化太低。“中国太大,好东西太多,京东生鲜要把好东西搬上网,而好东西往往并没有好的标准化,这是京东生鲜的重大挑战,也是重要的机会。”
“我接手京东生鲜四个月没有大动作就是要做得更好、把基础打牢固。”在王笑松看来,如今生鲜电商的盘口已经开了,未来三五年是黄金机会期。
只不过,在黄金期到来之前,喻华峰更愿意把现在的生鲜电商格局形容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参与者众多。有可能从今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开始,生鲜电商将进入一个战国时期,市场开始群雄割据,兼并整合。
“黄金时期估计在2018年前后,行业大规模的模式整合、线上线下的整合、资本的整合。”喻华峰认为从2012年至今,除了供应链的探索,生鲜电商还没有真正黏住用户,模式也还没有成熟,还有技术性的难题需突破,冷链的保鲜技术、配送的实效,生鲜包装的进一步标准化,这些都有待慢慢地进行培养。
在地大物博但农产品缺少品牌经营意识的中国,经营好一个生鲜品类有多难?
2014年夏季,中国的生鲜电商企业们曾一窝蜂地投入网上卖荔枝的热潮中,只可惜很多电商公司花了大价钱做荔枝结果大都以亏本结束。
“2014年南方下雨下到7月份,下雨耽误采摘荔枝就没法发货,然后电商平台很多的用户就会不满意,还没等到总结经验教训,当年的荔枝季节已经过去。而从第二年又一个荔枝采摘周期来临的时候看,又将面对新的情况。”从媒体人跨界做生鲜电商,喻华峰总结的经验教训是真正要卖好荔枝可能要三年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时间门槛和经验门槛是特别高的。
而大电商平台们自己做生鲜同样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相当考验供应链的领域,需要从每一个生鲜品类的标准开始介入,综合考虑机制、时间成本。
喻华峰的疑问是,大平台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有很多更急迫的领域要和对手打,“是否能像我们一样,把钱和精力只花在一个品类上?”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京东战略合作对象的永辉超市正在与一家韩国企业接洽合作,今年下半年可能在北京建设一个生鲜工厂,把生鲜产品从非标品变成标品。
“永辉是京东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将会在线上及推广部分,给予最大支持。”王笑松补充道。
不过,摆在行业面前的盈利问题依旧长期存在,《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包括生鲜电商在内的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的都在赔。
“整个生鲜盈利水平取决于供应链长度、仓库的周转程度。而生鲜的损耗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整个的损耗才1%,在整个行业中算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仓储物流的成本2016年比2015年整体降低了40%~50%。”在喻华峰看来,如果本来生活的规模继续扩大,运营继续相对提升,上游的供应链水平继续提高,相信有一天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盈利状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京东在去年花费4个月去测试一个“跑步鸡”模式。具体模式是,京东生鲜跟贫困农户合作,为每一个贫困农户提供100只鸡,京东提供免息贷款让他们帮忙养殖,每只鸡套上测量脚环,还有现场监控,方便了解这只鸡的成长情况。然后,京东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回收。贫困农户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参与进来。通过这个方式,一方面扶贫,另一方为市场提供真正的土鸡。
“怎么让脚环防水还不能被鸡啄坏?如何教农户定期给脚环充电?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很多困难,京东还在摸索。”王笑松解释道。
而本来生活在原来B2C的基础上拓展了面向水果店的本来果坊和面向便利店的本来集业务之后,近期正在测试一个社群化的小众特色食品分享平台。
-
查看详情>>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就开始进入了动荡年代。2010年美国重返亚太搞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目的是为了遏制住中国的发展势头,担心中国发展起来后挑战其霸权。2011年,阿拉伯之春导致了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以及后来还引发了乌克兰内战和IS在中东的大规模肆虐。于是,在中东,美俄较量;在乌克兰,美俄掰腕子;在朝鲜半岛,多国多方为己利益较劲;在南海,中美角力得不可开交······由此,不少观点认为,自上世纪1980年代末开始的全球化浪潮要结束了,未来的数十年世界将陷入“逆全球化”时代。
那么,这一观点正确吗?全球化浪潮真的因为美国的战略调整而终结吗?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当前世界不再是1990年代以来20年的快速全球化时代,但未来的世界依然将是推进“全球化”,并不会出现“逆全球化”。之所以如此判断,根本原因有五:
一、恐怖的核平衡下,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当美国拥有了原子弹,世界总体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抗原子弹的威力,所以冷战大幕很快就拉下了。但是,当1949年8月苏联也有了原子弹,世界就开始安全了,因为美苏之间的大战略平衡基本成型了,接下来进行的不过是地缘较量下的地盘大小问题。
客观地说,若没有苏联的核弹作为支撑,朝鲜战争恐怕就不会那么快爆发,真爆发了到底会打成什么样也将是未知数。随着英国、法国、中国等都有了核武器,恐怖核平衡的背景下,世界大战再难打响,因为大国再没有直接交战的动力,一旦彼此爆发核战争那是共同毁灭,冒着毁灭的风险去争一些相比毁灭来说的”蝇头小利“是很不划算的。所以,大国之间可以打代理人战争,但核大国之间的直接战争二战后一直没有发生过。
在恐怖的核平衡下,世界大战打起来的可能性非常低。没有世界大战,因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大战而引发的全球化停滞就不可能发生。当然,战争也不一定就是全球化浪潮的停滞,有时候战争会带来更快速的全球化。譬如,近代人类世界加速全球化就是伴随着列强大战的。
二、世界各国发展的刚需意味着“新冷战”思维最终无法引领大势。
美国正在逆潮而动推动新冷战,美防长卡特刚刚说要和中国打像对苏联那样的持久战,其试图重新启动全球新冷战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但是,全球新冷战能打起来吗?在占豪看来,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一是世界各国发展是刚需,大家都不想打仗,都想发展,特别是大国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局部战争和冲突,全球范围内的战争不太可能爆发,因为这种战争所带来的风险和预期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欧洲会到南海、东海打仗?中国会到地中海打仗?都不可能的事情。
二是美国自己都不想舍弃现实利益。美国自己一边和中国推动经济的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又要别人帮其遏制中国,所以别人政治上或军事上也有遏制中国的动作,但经济上却对中国的合作来者不拒。这种情况下,新冷战怎么可能爆发?
也别说中国,哪怕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美国虽然一再鼓捣欧俄的新冷战,但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欧盟,都一直在拒绝这种趋势。欧俄尚且如此,其它国家呢?所以,虽然世界有新冷战的风险,但只要各国保持警惕,形成新冷战的可能性并不高。
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经济的出路已获国际认可。
面对世界经济陷入窘境,美国虽然拿不出任何应对之策,并且在世界很多地区制造出了符合美国利益的混乱,但中国在2013年10月已经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经过这两年多中国的推进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些重大项目已经开工,沿途相关的国家绝大多数都已经认可并开始参与推动。在有出路的背景下,美国逆潮流而动的制造混乱做法,虽然对局部利益争夺会有刺激作用,但本质上是不得人心的。这种不得人心的做法,又怎么可能最终得逞呢?就像沙特和伊朗虽然在中东顶牛,但两国都和中国发展关系,并且都积极推进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局部地缘利益是地缘利益,但发展的利益也是他们更加关注的。
四、各国不太可能为了美国的一己之私而完全放掉战略发展机遇。
虽然中国周边几个国家因为自己的利益对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表示欢迎,但这仅仅局限于政治和军事上,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都持支持和参与态度。哪怕在南海问题上蹦跶得最欢实的菲律宾,在加入亚投行方面那也是一点不犹豫;哪怕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日本,现在也还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很难有国家为了美国的一己之私而完全放弃自己的战略发展机遇。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以中国为首的其它大国不犯战略性错误,美国的很多战略都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五、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美国已不可能完全遏制。
中国在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方面虽然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影响力中国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在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力甚至早已超过美国的影响力。如果抛开美国在世界经济机构中的规则权力,中国经济影响力事实上已经超过美国。所以,就经济层面而言,美国想遏制住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是不可能的。
在军力和科技层面,虽然中国与美国比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军事上不但可以自保,还可以继续在国际上拓展空间,这是美国也没办法遏制的事情;科技上虽然美国一直对中国实施半封锁状态,但中国的创新力已经有了很强的基础,美也不可能遏制得住了。
上述五个原因意味着,美国虽然在逆潮而动搞全球新冷战和“逆全球化”,但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是美国现实能力决定的,更是是世界大势和当前世界能力分配决定的。美国无法遏制住中国,美国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
当然,与过去不同的是,自2010年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开始,”美式全球化“浪潮已经宣告结束。至于现在的全球化浪潮,是以中国为引导的新的全球化浪潮,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的新浪潮。虽然,这一浪潮初期不像前面20年美国主导时那么顺利和快速,但全球化浪潮的趋势并未改变,动力仍在。而且,随着一旦”一带一路“战略在欧亚大陆更多国家落地生根,这一趋势会不断加速,这一切都不是美国想拦就能拦得住的!
-
查看详情>>
一、九鼎投资
1发展初期以机会型Pre-IPO为主,2009年后聚焦医疗行业投资
九鼎投资成立于2007年,公司创始人主要是证监会官员及证券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看中了当时一二级市场的套利机会,大量开展Pre-IPO项目并一举成名。在业务扩张期,九鼎投资先后在全国设立了50多个站点地毯式寻找业务机会,但并未按照行业细分。
2009年以后进入全民PE时代,优质项目竞争越加激烈,全国50多个站点贡献的项目程度下降。因此九鼎投资开始进行行业聚焦,基于自身投资经验积累以及行业发展空间的判断,重点开展医药行业投资,聘用了兼具医药行业项目资源和专业能力的人才加盟组建“协助开发团队”,主要在项目开发环节扩大项目资源以及提升项目谈判时的专业性能力。
九鼎单只基金的募集规模都不大,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资金2.6亿元,平均投资2.3个项目。
2五位创始合伙人分别管募投管退
合伙人黄晓捷主管募资和PE财富中心;九鼎地方(指北京总部以外的地方)团队的人员,则兼具在地方募资和开发项目的职能,所谓开发项目即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由于地方开发人员的专业性不够强,所以要与目标企业进行相对深入的沟通时,协助开发人员登场——除了专业性极强的医疗团队,有专门的协助开发团队外,九鼎内部其他投资行业没有专门的协助开发团队,有需要时由投资团队的兼任。
蔡蕾管理投资团队,手下有不同的人去对项目研究、尽调、谈判交易价格和条件;谈好后拿回投资决策委员会,吴刚自己负责风控;签好协议后将企业移交给合伙人覃正宇负责的投后管理团队。
3“九鼎+专家”合伙模式,效果有待观察
为了缓和IPO停摆及核心团队离职的冲击,2014年九鼎投资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小巨人”计划。由公司和有资源的专业人士共同出资设立投资管理机构,开展某一细分领域的投资管理业务。在九鼎投资控股并统一风控的前提下,投资团队可出资并持有30%-49%股权。
在小巨人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水平后,小巨人团队可以继续增持股份。在投资运营过程中,九鼎会协助其募集资金,并提供项目资源等系统性支持。
7月九鼎与不同的行业专家成立了3家投资管理公司,九鼎分别出资325万元、130万元及35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65%、65%及70%,分别开展医药医疗行业早期项目投资、医药医疗行业并购投资以及能源行业并购投资。但业内人士表示,与九鼎合作的专业人士比较容易学会“募投管退”的全过程而选择单干,因此这种业务模式的效果仍有待观察。
二、金石投资
1管理PE、并购两只大基金,面向机构投资者募资
金石投资作为中信证券的直投子公司,从2012年起获批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金石投资采用“大基金”模式,即针对某一大类投资业务设立一只基金。
目前主要发起了2只基金,分别是中信金石投资基金(2012)和中信并购投资基金(2012)。其中金石投资基金聚焦装备制造、金融服务、能源及矿产、消费、医药及医疗等五大战略行业开展私募股权投资(Pre-IPO为主),基金计划募集资金80-100亿元(实际募集金额未知)。
中信并购基金目标规模是100亿元,截至2013年底已获得承诺出资金额36亿元。金石投资内部设有专门的资金募集部门。
根据证监会规定,金石投资仅募面向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不少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由于金石投资作为中信证券的直投子公司具有不错的历史投资业绩,因此比较受机构投资者认可,募资能力较强。
2重点开展并购业务,与上市公司共同收购的方式参与行业整合
随着IPO项目退出难,金石投资重点开展并购业务。主要的业务模式是,金石并购团队联合上市公司共同收购,金石并购基金独自不会占到50%以上,一般会做大股东或二股东,与合作上市公司一起控股,以重组上市或出售方式退出。并购业务中,合作上市公司主要负责并购标的选择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金石投资主要作用是在并购的不同阶段灵活为上市公司并购提供股权、债权类资金支持。
三、中信信托
1专设部门及平台公司开展PE投资业务
中信信托分别通过中信锦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锦绣”)和中信聚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两大投资平台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信锦绣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中信信托开展PE业务的平台公司,主要围绕Pre-IPO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开展业务。
业务主要包括Pre-IPO,拟上市公司战略配售以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信锦绣的业务团队同时也是中信信托下属一信托业务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团队负责人曾供职于中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国内一流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
项目多数来自于中信集团和中信证券的业务推介。在业务模式上,中信锦绣作为GP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并采用“小基金”模式,一只基金只投1-2个项目。
2设立平台公司,但不专设部门开展产业投资业务
中信聚信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2亿元,是中信信托开展产业投资业务的平台公司,主要模式是由中信聚信和产业方合作共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共同作为GP发起成立产业基金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合营方式,任何一方均不控股,产业方提供项目资源、产业运营经验以及资本运作经验,中信信托提供融资的方式合作。中信信托已联合房地产、煤炭资源、节能能源、煤层气、民营铁路、冶金、创意文化等产业机构一起发起了数支产业投资基金。
在业务模式上,中信信托没有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去集中开发和管理产业基金,而是由各信托业务部门根据自身资源发起设立并管理,中信聚信仅仅是开展业务的一个平台公司而已。
四、平安创新资本
1PE业务早期以Pre-IPO为主,现主要为FoF跟投
截至2013年11月,平安信托PE业务存续的规模达200多亿元,业务范围主要涉及FOF、并购和Pre-IPO。
早期PE业务以Pre-IPO为主,目前FOF业务是平安创新资本的主力,设有专门团队负责,但主要是跟投,投资规模100亿左右,约占PE业务的50%;
并购业务平安信托看中质量,主要标的为国企改制、控股权收购、行业龙头股权并购等。由于不强调数量,每年仅有1个项目左右的增量,目前存续许继电器和上海家化两个项目。
Pre-IPO业务除非有特殊的社会资源,否则很难获得大公司的Pre-IPO业务,为此,平安信托的该项业务很少,单笔投资规模在2-5亿元。
2公司拥有专业的PE操盘团队,行业线划分明确,考核机制较为完善
平安创新资本有100人左右,是和平安信托信托业务部门并列的业务团队。划分为11个专业团队,分为消费连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医疗传媒、能源矿产、并购业务、夹层等行业条线。
各业务条线相对独立,跨行业业务线之间只是彼此介绍项目信息。平安信托PE团队对工作职责不做固定,各个岗位都可以寻找项目和发行。公司对PE团队的考核方式按照“现收现付制”,即按照公司实际收取资金到位情况分配收益。收益构成包括股权分红收益、管理费、销售费用等。
公司政策也会相应倾斜(与融资业务的业绩分配比例不同),针对PE团队的考核指标主要是长效考核指标,包括投资规模、资金回报率等。
五、硅谷天堂
首创“PE+上市公司”模式,一家公司一支基金的私人定制
硅谷天堂的管理团队中很多高管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大部分都在上市公司或者产业集团担任过高管,对一些行业有着深入了解。
因此,与以往PE与上市公司合作仅让上市公司出资做LP不同,硅谷天堂团队的产业背景DNA铸就了公司在做并购整合业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其“PE+上市公司”模式是从一开始便是围绕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上下游的产业整合,具体有两种模式:一是联手上市公司成立一支并购基金(简称“并购模式”),二是入股上市公司(简称“入股模式”)。
并购模式通常是硅谷天堂与上市公司各出资一定比例,其余出资额由硅谷天堂负责募集,成立一家从事产业并购的合伙企业,通过并购基金对并购对象进行收购,由天堂硅谷选择标的、进行资产评估、交易定价、退出条件设计和整个项目的管控;上市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营管理。并购标的会在约定时间“装入”所合作的上市公司,天堂硅谷实现退出。
入股模式是并购模式的升级版,可以是“先并购后入股”,即把并购标的卖给上市公司获利后,利用部分变现资金,以参与定增或接盘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进一步分享未来收益。可以是“先入股后并购”,即先成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负责为上市公司提供战略发展规划及并购整合服务。
通过这种设计,硅谷天堂获取收益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和可观,其获取到的收益主要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并购业务的财务顾问费,一部分是并购标的最终被装入上市公司,还有一部分是其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经过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之后往往能带来较高的股权增值。
-
查看详情>>
一、什么是战略能力?
1、战略能力是善用机会、转厄为运、赢得生机的能力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两天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农夫便打算将井和这头倒霉驴子一起填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但出人意料的是,当铲进井里的泥土打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转变成为逃离厄境的阶梯,最终撒着欢跑出了井口。
如果自己认为困境就是困境,没有生机之念,困境就可能真的是困境了。而如果能用战略思维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厄境还可能是好运的阶梯。如何扭转厄境为运气,是战略研究的重要使命,需要战略能力。
2、战略能力是洞察大势、顺天应人、定义格局的能力
2013年2月,星云大师送习近平一幅字“登高望远”。说“登高了,当然就望得远,人民有福了”。当时,正值国内经济“三期叠加”困难期,国际上大国经济与军事挤压不断,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看不到底部,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如何破题倍显急迫。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抛出了“登高望远”的第一个战略: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一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再次发表演讲时让他的战略定义更加丰满: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此开启以“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为契机,构筑全球经济贸易新的大循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而后,“亚投行”“京津冀一体化”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点亮了“中国梦”,其背后是战略能力所主导的顿悟,然后有重新定义世界的眼界和勇气,用伟大的布局,开启摆脱困境的新格局。
规则是定义的,市场是定义的,甚至更多的需求也是定义的,洞察大势、顺天应人、定义格局需要勇气,更需要战略能力。
3、战略能力是主导大势、合纵连横、无限整合的能力
“一带一路”、“亚投行”这种重新定义世界经济与金融格局的战略提出来,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强烈阻扰。以中国的经济基础和国际地位,与美国抗衡显然要冒很大风险。这最大的风险就是中国提出这样的战略,因受美国捣乱而没有国家敢于参与。而事实是,战略导向得到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其基础就是众多国家早就厌倦了美国主导的、以贪婪、自私、掠夺为本性的经济与金融规则。
世界不缺乏追随者,但缺乏主导者。用共创共享的战略愿景整合资源,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能力。
4、战略能力是用活、用巧、出奇制胜的能力
公元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出兵几乎灭齐国。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座孤城。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困和进攻,齐国市场管理员田单临危受命,被推举为统兵不足5000人的城守。
田单整合人心,巧用战术,率即墨军民守城,乐毅攻城三年竟未下。这时燕昭王去世,继位的燕惠王不喜乐毅,田单把握机会,用反间计离间乐毅和燕惠王。其散布谣言说:“乐毅故意不努力进攻,是想自己称王造反”。于是乐毅被驱逐,而燕军怨,敌人开始军心不稳。
离间计成功后,敌军外行执政。田单开始用计麻痹城外的敌军。他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撒米在庭院中祭天,于是飞鸟隐天蔽日来啄食。燕人对此感到奇怪,田单因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帮我齐国。”每当发布约束军民的命令,一定宣称是神师的旨意。
为强化齐军作战意志,打消持久厌战情绪,他用计强化齐人对燕军的憎恨与恐惧,增强齐军民死战之心。于是扬言说:“齐人最害怕失去鼻子,如果把割掉鼻子的齐人放在燕军前面的行列来同齐军作战,即墨就会完蛋了。”燕人听说了便按照田单散布的话去做,齐城中的人看见齐国那些投降燕军的人都被割掉鼻子,更愤怒了。田单继续施计说:“我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我军民当会为此痛心而失去战斗力。”燕军于是挖掘齐人城外的坟墓,还焚烧尸体。这即墨人从城上望见,都流泪哭泣,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公元前279年某日,他下令让全身赤裸装扮如鬼手握尖刀的5000正规军在城下潜伏,只让老弱妇孺登城守卫。同时派人去向燕军投降,燕军听说他们要投降,都欢呼雀跃,放松了戒备。田单却用一千多头牛,将画上五彩花纹的外衣给牛们披上,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而将灌好油脂的苇草绑在牛尾上。当晚,趁着夜色,齐军点燃牛尾,再把牛从预先凿好的几十个城墙洞中赶出去,牛群后面尾随着五千名如鬼般的壮士。牛尾被火燎烧灼痛,一千多头牛都疯了一样,奔向燕军大营。加上城头上锣鼓齐鸣、呐喊助威,天神、夜怪、冲杀,燕军无从分辨,惊恐万分,纷纷逃命,溃不成军,齐国失去的七十几座城都失而复得。
老子认为:有形的资源仅仅给人带来便利,而无形的东西更有大用。战略能力还体现在对有形无形的思想、人心、资源和机会的创造、把握和运用。
5、战略能力是深根固柢、积土成山、不断成长的能力
华为是一家世界级卓越的公司。在短短的30年时间,其从一家草创公司成为全球第一的通讯设备商,是其在人才、技术与用户量等方面不断扎根分不开的。比如技术创新方面,2016年3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5年国际专利申请数据中,华为再次蝉联首位。从各国的申请数量来看,美国居首,日本和中国分别位列二三,但可喜的是,中国的专利数比上年增长17%,在增长率方面大幅超过美国的-7%和日本的4%。从专利技术的数字变化,可以理解华为的持续高速成长,也可以体悟中国的未来。
“给我一个支点,我为你撬动天下”,但战略需要支点,只有支点的根基扎得多、扎得深,才能让战略杠杆更加有力。因此,深根固柢是基本战略能力,是开拓创新的根基。
6、战略能力是认清自己、抓住要点、将事做成的能力
乱花迷人眼。很多时候,繁华世界的各种声音让人感到恐惧。没有被打死,先是被吓死的事情时有发生。事实上,世界很大,真正与我有关的不多。
因此,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要什么并不是个小事。比如一名成绩平平的高三学生某甲,上课几乎听不懂老师讲的数学和物理,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学生恐惧甚至崩溃。但这名学生认为,他的高考目标只要是“三本”;临近高考就剩半个学期时间,老师在为同学拔高成绩,讲解的都是难题。他认为,此时再去冲击难题不如将时间用到基础上。于是他在战略上放弃数学和物理难题,只追求简单题不丢分。结果,由于节省了时间用到其他科目上,高考总分竟然达到了一本线。
第一、前列、卓越这些目标不尽是芸芸众生的必然。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是平凡的,甚至是被人看不上的,但只要对我们自己很重要,就够了。于是,战略能力对很多个体来说,仅仅是认清自己、做好自己。知道什么是当下最重要的,并专注做好,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战略能力。
二、再说什么是战略能力?
命自心立,运在我择,顺用功成,势蓄乃久,小胜凭精进,大成靠战略!
精进是善念、执着、勤勉、刻苦、精益、进取的意思,是向着目标而将当下做到极致的状态。而战略关乎机会的取舍,是辩证不同时空的收放,是布局,是总成系统和微观精进的运筹与实践,是机会、资源与能力的纵横捭阖,是有形与无形的活用。
这个社会,精进的人占多数;精进者不能出类拔萃,多是缺少战略能力!不论个人、企业、组织还是国家或民族,长期勤勉刻苦,兢兢业业,而成果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不能实现人生突破、不能实现企业振兴、不能实现组织兴旺、国家昌盛,乃至于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超过九成是战略能力不足。
什么是战略能力?
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用五千言所阐述的《道德经》,通篇归结于“心修”,用现在话说,就是指导培养人的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在心。什么是心?心即我见,是我对自身、家庭、组织平台、国家、世界乃至宇宙的认识、观点或看法。用“我见”指导实践,用实践提升“我见”,以不断提升人或组织的战略能力。这是老子在2600年前,早给我们培养战略能力的方向指引。
“有什么样的“我见”,就有什么层级的战略能力”
比如关于财和人之间的关系论述,可以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持这种观点的人,懂得以散财之态度集合人气,而成为团队领袖;
也可以说“人聚财聚,人散财散”,持这种观点的人懂得到人口密集的都市去获取财富,或者通过聚合客流量、把握客流量增广生意;
还可以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笃信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会见好就收,甚至放弃财富之念,淡泊逍遥;
还可以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正在村头烧香遥祭,慨叹天命不公;
还可以说“命自心立,运在我择”,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断修炼“我见”,提升战略能力,洞察时运,顺天应人,见机而作,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规避风险,物形势成。
到底什么是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是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力量。有的人天生富有战略素养,有的人经由后天体悟,战略能力不断提升。古代开疆立业的王侯,如秦穆公、刘邦、李世民等,无不对具有战略能力的贤人求之若渴、师以尊之;乃至新中国能够让“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口号由虚到实,得以在世界丛林巍然立足,也是因为毛泽东、周恩来、钱学森、邓稼先这些具有战略能力的人共同致力于“两弹一星”,而终成伟大。
战略能力是一种巨大无外、巨细无内,看得到机遇、抓得住机会、做得成杠杆、收得住趋势的综合能力;是登高望远、明察秋毫、科学决策、系统总成、关键精致、合纵连横的能力;是科学的认识发展环境,以愿望为导向,顺应大势,对机会做恰当的取舍,该收该放因势而动,见机而作,刚柔并济,德利双手,常怀忧患,主导事功从太极到无极的能力。
如是人、如是心,方得如是战略能力。战略能力是难以量化、甚至难以定性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其建立和培养,需要“我见”加“我行”的相互影响和驱动,需要经由人生从波峰到谷底的反复摔打、对人心寒冰到烈火的不断淬炼,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宏大眼界加本能直觉的创造力。
本文作者:史万奎-和君集团合伙人
英雄帖·召集令
进化工场
——"2016·灯塔计划"正式起航
2016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形势让大家捉摸不定,权威人士不断发表看法,大家内心仿佛愈加不安。新科技不断冲击传统产业,全球化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如何转型?产业如何升级?企业如何进化?
为研究透彻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发起了一个众筹研究项目,取名“灯塔计划”。
未来一年时间,我们将深度研究100个细分行业新领军企业,揭示新商业的逻辑规律,最终汇编成书,为迷茫中的企业决策群体、为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点亮灯塔,指引方向。
-
查看详情>>
2016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形势让大家捉摸不定,权威人士不断发表看法,大家内心仿佛愈加不安。新科技不断冲击传统产业,全球化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如何转型?产业如何升级?企业如何进化?
这些命题困扰着很多人,大家普遍缺乏方向感。
然而,转型升级不是叠加几个貌合神离的业务组合一个“生态圈”就安枕无忧了;
也不是定增收购几项热点概念标的陪PE机构玩完制度套利的游戏就大功告成了;
这背后是一场深刻的新产业革命,势必会带来新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以及新的生存法则。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也没法预测宏观经济的走势。但我一直坚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叫做“新陈代谢”。
克强总理多次提到经济学中的“S型曲线”理论:当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传统制造业一片哀鸿的对面,红领、乐视、科大讯飞等新兴力量,正逐渐崛起为业界翘楚。其实转型升级的背后,就是一批批新领军者不断颠覆传统力量,等颠覆差不多的时候,就自然完成转型升级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敬畏与诚意,发现新领军者,学习新领军者,成为新领军者。
作为一名战略咨询师,我这几年一直在研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命题,也助力不少企业战略变革。我发现其实转型升级的最佳答案,就在这一个又一个新领军者身上。他们探索的最佳实践,就是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与企业进化最好的行动地图。若能把这些“新领军者”的产业洞察与战略智慧提炼出来,分享给产业界,善莫大焉。所以,我准备发起一个公益研究项目,取名“灯塔计划”。
未来一年时间内,研访100个细分行业新领军企业,深度对话其创始人与首席战略官群体,以商业模式研究为核心,解读他们的产业洞察和战略智慧,梳理出100个代表未来的最佳商业模式案例,经过新商业研究领域的顶尖团队评估,最终汇编成书,暂命名《新领军者》,分享给迷茫中的企业决策群体,为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点亮灯塔,指引方向。
(注:由于时间精力等因素,我们这次研究只聚焦于商业模式。在新产业革命冲击之下,必然会带来新的分工协作体系,企业首先面临的就是商业模式升级命题。)
你,愿意一起吗?
诚邀以下四类伙伴深度参与
1、标杆企业
面向人群:各细分行业新领军者(包括新兴标杆与传统企业转型标杆)
参与方式:欢迎推荐或自荐具有极强参考价值的创新转型案例企业,如果你觉得你代表未来,千万不要犹豫
拟研访企业:海尔、红领、乐视、阿里、滴滴、猪八戒、上海钢联、小米、腾讯……
2、研访团
面向人群:各行业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以及战略投资负责人群体
参与方式:根据自身需要与时间情况,现场参访,费用自行承担
(已成立“新领军者研访团”社群,目前已有探路者、新大陆、汉威电子、棕榈股份等近3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战略官报名,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3、研究员
面向人群:有一定研究能力,对新经济有极大兴趣,能投入一定的时间,互联网产品经理、咨询顾问、券商分析师、战略投资部门经理、媒体从业者等背景优先
参与方式:研访企业对接、产业研究、资料整理、现场访谈、内容输出,志愿参与
4、其他机构
如果你是投资人,欢迎推荐优秀的新领军企业;我们发现的潜在独角兽也会推荐给你。
如果你是媒体人,欢迎持续追踪报道;我们可以为你的专栏持续贡献内容。
-
查看详情>>
《中小企业如何渡过经济与资本寒冬》
(2016年2月课程)
寒风瑟瑟,冬季漫漫何时休?
企业哀叹,究竟哪是突破口?
短期中期,未来长期如何走?
积极转型,变革创新是盼头!
各位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每天都要在市场打拼,每天都要思考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
在当下的经济与资本寒冬里,最终决定企业成败的,从财富角度来讲,并不是取决于你产品开发得多好,或者市场拓展得多好,而是取决于你卖企业的速度和卖企业的水平。也就是说你融资的速度和水平,最终决定你这个企业到底能不能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活得更好。创造财富,到资本市场上去卖你的企业,让你的企业通过资本的杠杆撬动更多的财富。干得好不如卖得好。干得好的企业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让《中小企业如何渡过经济与资本寒冬》特训营来告诉您答案!
特训课程内容:
一、中国经济与资本形势分析
1.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2.2015年资本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二、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1.短期——收缩战线
2.中期——腾笼换鸟
3.长期——积极转型
1)转变思维:
产业思维—>商业思维—>资本思维
2)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3)互联网+: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4)资本规划:让企业不再为缺钱发愁
特训导师:
冯鹏程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企业财富管理理论”创始人
研究领域:资本运营、财务管理、战略与商业模式、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等;
已成功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培训、顾问咨询和投融资服务。
冯氏企业财富管理理论精彩语录(摘编)
一、企业干得好不如卖得好
二、发现利润——行业选择;倍增利润——商业模式;
创造财富——资本运营;管理财富——家族基金。
三、企业获得财富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花自己的钱,投资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利润。
第二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和资本利润。
第三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别人的企业,别人生产,赚自己的资本利润。
特训课程安排:
日期:每月一期,本期开课日期是2016年2月27日、28日
时间:每天9:00-12:00;14:00-17:00
地点:北京
费用:3980元/人
同一企业团队优惠价:7180元/2人,8880元/3人,4人以上2480元/人。
(交通食宿自理,可协助安排酒店)
赠送:
1.
前十名报名者可获赠现场1对1 答疑指导;
2.
免费参加财富与资本微课堂3次,价值1500元。
报名联系电话:15011006695
如需了解课程详细内容和PPT资料请登录“资本运营冯鹏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Feng-pengcheng
)2016年1月13日《[分享](干货)中小企业如何渡过经济与资本寒冬50页PPT》文章查阅。
-
查看详情>>
《企业财富工场特训营》
(2016年2月课程)
我和许多企业家朋友交流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做企业过程中的苦恼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做了一个归纳,他们的苦恼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第一,同样是做企业,为什么他们的企业越做越小,最后不仅亏损,甚至还倒闭了;但有的企业却越做越大,利润还能越赚越多?
第二,同样是做一个行业,为什么他们的企业赚钱特别费劲,甚至可能还赚不到多少钱;但有的企业却能轻松赚钱,而且利润很高?
第三,同样赚钱的企业,一样的利润率,为什么他们的企业还停留在一两亿的阶段,别人的财富都已经是几十亿了?
让《企业财富工场特训营》来告诉您答案!
特训课程概述:
资本运营是企业财富级数增长的唯一途径;而企业想要踏入资本运营的门槛,优秀的商业模式是关键;企业家的管理思维及格局,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创造独有的优秀商业模式。企业财富工场特训营围绕“管理密码×商业密码×资本密码”的复合式知识结构,全面聚焦企业财富管理实操领域。企业财富工场特训营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民营企业,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的黄埔军校!
特训课程内容:
一、财富从何而来
—— 冯氏企业财富理论
二、男怕选错行
—— 管理密码之资本选择什么样的行业
三、有钱才是硬道理
—— 管理密码之企业如何管好钱
四、人才变“人财”——
管理密码之企业如何管好人
五、抓住投资者的“心”——
商业密码之设计资本喜欢的商业模式
六、借鸡下蛋最划算
—— 资本密码之债权融资实务
七、找个情人更幸福
—— 资本密码之如何引入私募股权基金
八、互联网金融——
新金融新时代的到来
九、买个孩子过日子
—— 资本密码之公司并购及其管理
十、把自己卖掉
—— 资本密码之企业上市攻略
十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 财富持续增值
十二、财富源远流长
—— 家族基金永续增值你的财富
学习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企业核心干部
课程特色:
1.实战专家团队案例讲授;
2.银行、 VC /PE、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群体式咨询;
3.企业模拟项目路演;
4.资本直接对接:优秀的学员企业将获得多达数千万直接投资。
特训导师:
冯鹏程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企业财富管理理论”创始人
研究领域:资本运营、财务管理、战略与商业模式、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等;
已成功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培训、顾问咨询和投融资服务。
冯氏企业财富管理理论精彩语录(摘编)
一、企业干得好不如卖得好
二、发现利润——行业选择;倍增利润——商业模式;
创造财富——资本运营;管理财富——家族基金。
三、企业获得财富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花自己的钱,投资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利润。
第二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和资本利润。
第三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别人的企业,别人生产,赚自己的资本利润。
特训课程模式:
模式1:小班授课,多家企业共同参加
学费:39800元/人
同一企业团队价:68800元/2人,77800元/3人,4人以上19800元/人
时间:每月一期
本期:2016年2月19-21日
地点:北京(交通食宿自理,可协助安排酒店)
模式2:课题定制独享,1对1私家特训
根据企业需求,特训内容可做增减调整
学费:10万元/企业
(老师上门授课差旅费用由企业承担)
时间:1对1 商定
地点:企业内部
模式1&模式2都将额外获得:
1.现场1对1辅导(需提前提供企业资料),价值10万元;
2.初级简版诊断报告,价值8万元;
3.课后6个月内电话咨询指导服务,价值8万元。
报名及咨询电话:150 1100 6695
如需了解课程详细内容请登录“资本的智慧”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ibendezhihui)2016年1月15日《[课程]企业如何实现财富500倍增值》文章查阅。
-
查看详情>>
《创业融资秘笈》
(2016年2月课程)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神奇的年代,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讲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为什么是最好的年代?很少有一个国家的总理能够对所有年轻人谈创业,在多种场合下去鼓励创业。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投资人、创业者变成了一种集体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最需要的踏实、坚持和忍让变得越来越淡漠。因此这也是一个最容易失败的年代。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到处都是机会。可是,创业真的那么容易,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吗?每个创业者都希望自己创业成功,那么如何才能创业成功呢?创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失败的因素为什么都与资金断链有关?融资对于创业企业有多重要?
让《创业融资秘笈》特训营来告诉您答案!
特训课程内容:
一、创业融资难在哪?
(一)认清融资与企业经营关系
(二)创业者融资失败的原因
1.不懂融资
2.没有科学的资本规划
3.没有充分的符合资本要求的企业规划
二、创业者如何成功融资
(一)重视和了解融资
(二)科学的资本规划
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IPO
(三)充分的符合资本要求的企业规划—写好商业计划书的十大要素
(四)与投资人谈判——签署投资协议的十大注意事项。
特训导师:
冯鹏程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企业财富管理理论”创始人
研究领域:资本运营、财务管理、战略与商业模式、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等;
已成功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培训、顾问咨询和投融资服务。
冯氏企业财富管理理论精彩语录(摘编)
一、企业干得好不如卖得好
二、发现利润——行业选择;倍增利润——商业模式;
创造财富——资本运营;管理财富——家族基金。
三、企业获得财富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花自己的钱,投资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利润。
第二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和资本利润。
第三境界 借别人的钱,投别人的企业,别人生产,赚自己的资本利润。
特训课程安排:
日期:每月一期,本期开课日期是2月24日、25日
时间:每天9:00-12:00;14:00-17:00
地点:北京
费用:3980元/人
同一企业团队优惠价:7180元/2人,8880元/3人,4人以上2480元/人。
(交通食宿自理,可协助安排酒店)
赠送:
1.
前十名报名者可获赠现场1对1 答疑指导;
2.
免费参加财富与资本微课堂3次,价值1500元。
报名联系电话:15011006695
如需了解课程详细内容和PPT资料请登录“资本运营冯鹏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Feng-pengcheng
)2016年1月14日《[课程]创业融资秘笈(干货40页PPT分享)》文章查阅。
-
查看详情>>
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廷伸。
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
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就大树。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
3、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三个条件:根基。
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营养,成长自己。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自己扎好根,事业才能基业常青。
4、成为一棵大树的第四个条件:向上长。
没有一棵大树只向旁边长,长胖不长高;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长。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断向上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5、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五个条件:向阳光。
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
启示: 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来源:每天进步一点点)
-
查看详情>>
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可以感觉到了 ── 每个产业,每个环节,都在急速遭到变革的洗礼。无论你是知名企业的主管,还是中小企业的老板,都避不开这一波蔓延了数十年,正在全面侵袭人类商业文明的浪潮。它包括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物联网的迅速扩张,以及人们对产品价值的重新定义。产业信息透明化,市场需求多元化,创新迭代变得难以想象的迅速,同时,消费者开始参与制作和研发的流程,并且所有行业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似乎过往的一切,都濒临被重新定义。
我们正在驶入一个浑沌而刺激的时代,而这一切只是开端。平台商业模式的出现,恰恰准确地捕捉这些以往令人费解的现象。
“送出去,引进来”
在过往的商业环境中,产业价值链是线性的、单向的,就像一排工整行走的蚂蚁。而你仅是当中的一只蚂蚁,跟著既定的秩序和步伐向前行,却只能看到前面的那一只,看不见整个队形、起始点与终点。平台转型则是将你抽离那条队伍,带你来到天空的高度,鸟瞰全局。你将了解产业的全状,以及它在演化的方向。
传统企业如今主要面临三大类的痛点:
痛点一:价值链的链条过长
痛点二:过于强调标准化,缺乏个性与特点
痛点三:行业之间“独善其身、各自为政”
平台模式帮助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解决痛点,重新出发,完成转型。所以企业趋向于“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的状态,成为新兴的模式。
传统企业进行平台化的转型,关键的步骤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战略规划、组织调整和人才布局。
平台转型的三步
一个企业转型的第一步,必须是能够看见行业重塑之后的模样,也就是一种更高效、更满足供需匹配的产业愿景。要搭建平台,就是要对原有的价值链“下刀子”,把传统价值链的模式打破,进行重新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破除一些旧有的范式,去除传统价值链上一些旧有的组织。同时也建立一些新的规则,引入新的资源方。
总结来说,打破旧有的垂直价值链需要有三个步骤:
·
“保”:抓住核心圈,传承产业原始的供需本质
·
“断”:重塑价值体系,先破后立,去除不高效的环节
·
“增”:引入新环节,突破瓶颈,带入新型解决方案
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往往懂得分配权力。同样的,打造平台商业模式也需要放权。即使一家平台企业的能力十分均衡,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也应该放手让各种合作者、参与者进入平台,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圈。平台企业要懂得“断、舍、离”,把用不到、不专业的东西果断送出去,把合作者、参与者引进来!
这是一个了解自己、先做减法、再做乘法的过程。第一步了解自己,传统企业围绕原有优势,加强能力,形成平台转型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步做减法,敞开胸怀接纳合作者与参与者,开放一些职能,为企业本身减负。第三步做乘法,引入合作者和参与者以后,为他们创造机会,两两相乘,倍数增长,万马拉车,快跑前进,形成平台生态圈,实现平台的共生共赢。
攘外必先安内!
传统企业向平台模式转型的最大挑战在于企业必须在承担旧业务的资产与负债之下成长新的平台业务。这与初创企业完全白手起家建立新平台不同,转型意味着新模式与旧模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梳理,其实聚焦在两个问题上:
一:新业务与既有业务的关系?
二:新的平台组织是内部自建还是外界寻求合作呢?
中国电器零售连锁的龙头企业苏宁大概是中国传统行业转型中最具决心、最勇于尝试变化的公司了。在苏宁的转型过程中,也持续地面临着新业务和原有业务之间冲突的问题。
这家拥有线下数千家门店的消费电器连锁零售公司在 2013 年从苏宁电器改名为苏宁云商,想要发展互联网线上业务,让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相融合。对于苏宁这样庞大的公司而言,原有线下业务的根基深重,稍有不慎就会与新线上业务产生矛盾,甚至这样的矛盾会影响到原有的业务的发展,例如线上销售提升可能会替代线下实体店的业绩。苏宁云商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和人才,不断地尝试平衡新业务和原有业务的发展。苏宁在转型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四次重大的组织架构变革,几次变革中不断加强总部对转型步骤与方向的管理,保持新业务发展的独立性。在资源上朝向新业务倾斜,增加新的互联网业务部门在组织内部的权力位置,同时尽量保障新的部门运营的独立性。苏宁的每次变革都努力尝试着平衡线上和线下,尝试让原有资源积累能够帮助新业务的发展,但又避免新业务部门受到原有组织僵硬制度的干扰。
但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在企业或组织进行平台转型的规划时,必须审视图表中的第二个维度,即梳理内外部的资源,理清权、责、利关系。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转型时,先对内部的各项已有的资源进行梳理,厘清内部的权、责、利关系,可挖掘出可用的资源。
当然,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上,这四种转型方式可能会交替出现,不必拘泥。关键是要领会在什么场景下适合用对应的方式,以及采用这种方式以后可能会有的挑战。不管是哪种方式,最终目标都是要引领企业参与平台模式的创建孵化,厚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无有、无为、无形”
公司领导人在思考平台转型时,应该先考虑现有管理团队中的中高管理者,可能属于哪一类型员工。既得利益者在现有模式下已为公司创造许多功绩,领导人势必要对这群员工详加沟通公司转型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将来可能担负的角色与转型过程中的影响。
平台的转型,尤其是在现有组织内部的转型过程中,既得利益者在资源与执行上的支持是极为关键的。透过价值观的传递与思维认知的教导,既有利益者可以认清自己在转型中的位置与得失,决定自己职业生涯规画,进而减少心中的疑虑与行为的抗拒。对于跃跃欲试者,领导人应加以发掘并考核其能力是否可作为平台转型的主要份子。领导者必须留意动机过强而能力不匹配的员工,在直接承接平台转型时可能引起的方向错误的危险。
对于麻木不觉者、隔岸观望者、一心追随者这三类人,领导人应该清楚告知平台的愿景,辅以内外部熟知平台价值观的专家对这些员工的思维教育与认知实施重建。
而文化价值观的新塑、组织认同的确立、以及思维模式转化等三种平台转型支柱。持续不断的沟通、塑造与强化才能将这几群员工最终凝聚成相同的方向。
平台转型过程中的三元基础
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组织全员是否能齐心一致地完成转型的任务,它们是成功的关键。包含两个关键点:
1) 长期取向——不着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认为未来更长远的目标才重要
2) 利他取向——天下之利不必尽归于我,将他人之利置于优先
平台转型的第二个重要支柱是组织的平台认同。这种认同指的是“平台的自我定义就在于创造价值,平台的自我是大我观而非小我观”。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平台不在于做红极一时的头牌艺人,而是要做培养头牌,吸引现在与未来千万粉丝与观众的经纪人。这种平台认同会让组织成员处于一种相对超然的立场,较能够清晰地看到生态圈参与者的需求与价值。
平台转型的第三个支柱就是平台思维方式。无疑的,要真正拥有平台思维方式,必须奠基在平台价值观与平台认同两种支柱。以平台价值观及平台认同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本质是“空”,可以分为“无有、无为、无形”等三种层次:
“空”的思维类似于道家的“虚极而有”,在平台转型中,领导人与成员应抱着“空即为道”的想法,不但让自己须要控制的事物愈少愈好,还要让自己在生态圈中所占的位置愈小愈好。
“无有”即以不拥有为拥有。平台应该让自己自有的、内部化的东西愈少愈好,实体资产愈少愈好,不需要去拥有土地、人员、设备等实物,也不需要拘泥于一些如品牌、名号的无形资产,平台就是平台,当平台能够持续为参与者创造价值,不论其名称为何,都能够自转下去。
“无为”的一方面是指能利用别人所拥有的专业,就让别人来做,而尽量不要自己做。另一个方面是指设计机制,无为而治。当平台机制已经设计完成,形成平衡的生态圈,则平台不应眷恋于权力或地位,而过多的介入生态圈的运转当中。
“无形”指的是没有边界、没有极限。平台的终极发展极具想象空间,只要掌握与资源方合作共赢的心态与机制,平台可以无限生长,进入各种领域,结合该产业的专业资源,满足消费者全面的需求。
三个锦囊
企业的转型需要方法论。针对企业的转型困境,本书讨论了战略规划、组织调整、人员文化重塑这三大议题。这样系统的方法,目标是为了打造一个坚固的平台企业乃至平台生态圈,在如今“互联网+”、“O2O”、“传统企业转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诸多口号与旗帜之下,找到一条脚踏实地的、可以对照着进行实施的企业自我革命再创巅峰的道路,从而实现长久的成功状态。
在最后,我们提出三个装有祝福与期待的锦囊,里头蕴含的是上述三个层次的
未来预判 ── 商业模式的未来,组织架构的未来,文化价值观的未来。
未来将更加不确定,换言之,能够顺应未来的商业模式,必然能够包容高度的变动性。平台企业正是最好的代表。在未来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生态圈系的公司。公司不是以“个”来论,而是以“群”、 “系”来论,一群公司是一个生态。
个人的价值在快速提升,未来,个人的力量会被放大。平台模式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多元、柔性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
查看详情>>
P2P,原本的定义是个人对个人的一种借贷模式,而P2P网贷平台只是作为实现个人对个人借贷行为的信息服务中介平台,为什么需要P2P网贷平台呢,简单的举例如下:
借款人有借款需求,不知道找谁借,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平台发布自己的借款需求;
投资者有理财需求,不知道谁要借,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平台查看借款需求信息;
于是,P2P网贷平台就这样产生了。
原则上,P2P网贷平台只要发布了借款人的借款需求信息供投资者查看就行了。但是,由于地理原因,在做贷前审核及办理手续的时候,投资者不可能亲自处理,所以贷前的事宜均需要交给P2P平台代办;同样的原因,贷后的 相关事宜也需要P2P平台进行代办;
同时,由于借款人的借款资金需求可能很大,需要同时有很多投资者投资才能满足,所以为了更有效的促使这个借贷行为的发生,资金交易需要在P2P平台上面完成,通过跟第三方支付合作(而不是下线这个那个今天明天的一个个打款)。真正的P2P平台无非就只要做这些事就行了,具体整理如下:
(1)代办贷前事宜
代借款信息真实性、代办相关手续(比如抵质押手续、借款合同等)、代管理资料(抵质押物、各类借款资料)等;
(2)代办贷后事宜:
代处理抵质押物、代办相关手续、逾期催收等;
(3)资金往来事宜
全部通过P2P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以上才是真正的P2P平台,除了帮借款者发布借款信息外,其他都是代为处理投资者的相关事宜,是纯信息服务中介平台,盈利模式主要就是靠收取各类服务费,监管也就是这么要求的。
为什么说这是理想化的P2P平台呢,因为目前的P2P网贷行业几乎没有几家真正这样的平台。比如大部分宣称有抵押的平台,都会宣传在借款者出现逾期的时候将处理抵押物来兑付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抵押权实际上属于平台而不是相关投资者;而真正的P2P平台应该是抵押权属于投资者,平台只能代为处理抵押物,处理抵押物所得资金应全部按投资比例分配给相应投资者,平台最多收取点服务费而已。
-
查看详情>>
为什么金融战场已经硝烟一片,依然有无数公司趋之若鹜?有人说,“金融是所有企业的本质”,用这句话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互联网+”在近几年迅速成为热词,餐饮、影业、物流、旅游等传统行业都和互联网发生融合,互联网也切入金融的各个领域,排列组合产生新的细分行业。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有人唱衰,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监管、可信度、盈利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也有人看好,认为互联网金融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会有更卓越的贡献,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消费俨然逐渐占据更多的比重,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普惠的特质与小微企业、个人消费天然相配。
传统金融机构凭借自身优越的先天条件尝试和互联网结合;BAT巨头依靠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过硬的互联网技术纷纷布局金融领域;房地产、家电、媒体等领域的企业也在谋求和金融的结合,这其中的突出代表莫过于万达、海尔和凤凰。
万达:生态+互联网金融
万达金融业务布局
万达集团1988年成立,目前形成商业、文化、金融三大产业集团。万达集团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野心从2014年收购快钱就初见端倪,快钱与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个人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平台不同,它主打B端市场,为企业提供服务。2015年,王健林在万达下半年的工作年报中详细描述了万达的金融帝国蓝图:一是掌握入驻万达的数十万商家的现金流入口,为他们提供自己研发的云POS机,二是为万达广场95%的中小商家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利用电商和快钱的大数据创新金融模式,少开或不开线下门店,搞线上金融。
2015年,万达与快钱合作推出“稳赚1号”这个商业地产众筹产品,上线三天就筹集到了50亿元,试水成功坚定了万达由重资产转向轻资产的决心。2015年下半年,万达金融集团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4亿,新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是原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这预示着万达朝着构建金融帝国的梦想迈出了脚踏实地的一步。
万达有着完整的消费生态,服饰、餐饮、电影等各种业态都有,万达的金融是生态+互联网金融,布局业务包括大数据应用、征信服务、网络信贷和移动支付四个部分。一方面,万达通过挖掘自身拥有的商业中心、酒店、院线、旅游目的地等各类线下场景中的海量数据,为商家和个人提供征信、信贷服务;另一方面,它打造了飞凡卡,飞凡卡是集应用、优惠、积分、汇兑、信用卡、理财等综合功能于一身的全功能一卡通。万达根据逐年递增的消费数据,得出网络购物并不能取代线下消费的结论,飞凡卡为线下消费场景打造,持卡人可以获得万达商家的优惠和折扣,可以乘地铁、坐公交,甚至还可以当做信用卡使用。
万达金融的蓝图已清晰可见,与宏伟蓝图形成对比的是,截止到现在,只能看到王健林关于飞凡卡发行张数的一些计划和预测,更多的数据和发展未见披露。万达金融能否按照规划的路线,交上满意的答卷,得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揭晓。
海尔:产业+互联网金融
海尔金融业务布局
海尔成立于1984年,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家电制造企业,海尔在家电的生产、销售产业链上形成了大量的交易数据。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海尔没有坐以待毙,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海尔致力于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互联网企业,布局了海尔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商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住居”“互联网+文化”五个方面,其中,金融是其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
海尔金额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下拥有融资租赁、小额贷款、消费金融、金融保理、资产交易平台等产业金融公司,线上布局快捷通第三方支付和海融易金融超市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公司,打造产业生态共享平台。
线下主打海尔产业金融,为食品农业、交通出行、数据技术、现代服务、医疗保健、绿色金融等六大领域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供应商金融服务,连锁商金融服务等解决方案,简单来说,海尔为这六大领域的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投资、保理、产业基金等方面的综合咨询服务。线上主打互联网金融平台海融易,海融易区别于其它金融平台的是它为经销商提供信贷服务。与海尔各工贸分公司签约合作,不少于24个月的经销商可以从海融易获得贷款。
海尔掌握了家电上下游的交易数据,这些交易数据为海尔提供稳定的客户群,有利于海尔进行风险控制。
凤凰:媒体+互联网金融
凤凰金融业务布局
大多数人只知道凤凰卫视,不知道还有个凤凰金融,估值已达30亿元。媒体转型做金融的优势在于本身优质的流量,凤凰网日均浏览量为8.3亿,日均独立访客为4037万,月度覆盖人数达4亿。除了流量优势,凤凰还凭借优质内容在读者中赢得了口碑,若把这部分高端用户群体引流到凤凰金融,能极大降低风险,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凤凰金融成立于2015年,它的业务布局并无惊人之处,和其它金融平台大同小异,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把受众群定位在全球华人,以及倡导“人文情怀融入金融服务”的理念。2016年年初,凤凰金融平台总成交金额突破100亿,不到一年的时间,迈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100亿俱乐部”,成为行业一线阵营成员。
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计其数,若想从中突围,还是要紧靠企业优势,万达、海尔这样的传统企业,不盲目跟风,做好自己的生态+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同样能在互联网金融界获得一席之地。媒体做金融要发挥自己的用户优势,但要警惕受媒体人思维影响,做好准备面对缺乏金融行业从业经验带来的挑战。
-
查看详情>>
作为一个从事了证券行业20多年的老兵和一个跨界到早期创业投资的新兵,盛希泰表示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消息,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新三板将被推入“停尸房”,过去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与互联网创业无缘,新三板刚刚建立的中国创业与资本市场的连接将被切断,创业时代洪流的出口也将被堵死。
盛希泰表示,最近一年新三板确实陷入了流动性恐慌,但分层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只是分层,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其他几个主要条件不改变——参与主体仍然是有限,仍然是做市商制度,仍然不能采取竞价交易,那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而匆忙开启的分层可能引发的连串危机,恐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两极分化,95%公司将被宣布死刑。
新三板到今天仍是一张白纸,盛希泰认为建立制度要谨慎,一旦错误,会进入僵死状态。
以下为盛希泰分享实录整理:
新三板分层,将被送入“停尸房”
作为一个从事了证券行业20多年的老兵和一个跨界到早期创业投资的新兵,5月6日我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则消息:据《证券日报》报道,证监会已于5月4日通过了新三板分层方案,将于5月份实施。
如果这个报道最终被确认,那么历史会记住这一天——不是因为新三板重获新生,而是因为它被推进了停尸房。我心痛的是,过去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与互联网创业无缘,新三板刚刚建立的中国创业与资本市场的连接将被切断,创业时代洪流的出口也将被堵死。
为什么要分层?核心问题是解决流动性。新三板最近一年确实陷入了流动性恐慌。尽管新三板上市数量增长很快,截止到5月6日已经有7033家,同比增长了近2倍,但新三板做市指数自2015年4月份的2673点的最高点一路往下,最近半年更是一直徘徊1200点左右。过去1年,每天交易额长期在2亿元上下。整个2015年,有2895家公司无交易,占比超过50%。
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不外乎两大基本功能,一个是搞钱,就是融资;第二,财富效应,创业者获得财富激励。没有流动性,既不能搞钱,也不能财富增值,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没了,这是核心问题。
但分层真的能解决流动性吗?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只是分层,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其他几个主要条件不改变——参与主体仍然是有限,仍然是做市商制度,仍然不能采取竞价交易,那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而匆忙开启的分层可能引发的连串危机,恐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两极分化,95%公司将被宣布死刑。
之前披露的方案中,新三板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有机会进入创新层的可能只有5%的企业。这意味着,95%的公司因为不能进入创新层而被宣判了死刑。流动性弱,如果不分层,大部分公司可能死,也可能活,持续发展一段时间说不定会转好。一旦分层,等于告诉大家有5%是“好的”,而其余95%是“垃圾”。
从宏观上说,如果一个资本市场95%的企业是垃圾,事实上已经彻底死亡了。而被评为“好”的5%也很有可能遭到爆炒,可能落入“暴涨暴跌”的模式。
纳斯达克在第一次分层后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约有80%的公司被逐渐遗忘。但不可忽视的是,纳斯达克的分层是建立在其良好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分层过程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在1971年成立11年后的1982年,纳斯达克进行第一次分层,又过了24年进行第二次分层。时至今日,纳斯达克最顶层的全球精选市场公司数量是其他两层公司数的总和还要多,市值更是其25倍。
别人发展这么长时间,积累足够底气后才做分层,我们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5%公司变相获得政府背书,重回主板逻辑
过去26年,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普通老百姓”进入资本市场,二级市场一大跌就可能引发社会情绪。大家的一个潜意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质量是有政府背书的,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承受太高的风险。新三板市场里是创业公司,风险高、不确定性大,为了让新三板区别开其他资本市场,独立发展,政府设立了500万的投资准入门槛,实际上是同时宣示了“不背书”。
不背书的另一面,是给了新三板独立性发展的空间,意味着其与“快”、“不确定性”、“创新”联系在一起。新三板将还原资本市场不确定性的、多元化的本来面目,接纳新一代的互联网创业者,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接,催生伟大的创新型企业。
而现在说分层,实际上进入创新层就相当于政府背书,就沦落为给中小板一样的假设,那新三板市场“独立性”、“市场化”的初衷也就不复存在。
造假可能蔓延,退潮后将暴露裸泳的人
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或者说迫在眉睫的流动性两极化威胁下,造假就可能蔓延。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了三条标准。其中,标准一“最近两年,评价利润不少于2000万”、标准二“最近两年,综合营收增长不低于50%”的要求不太容易造假。而标准3的造假门槛相对较低,给了很多人操作的机会。
标准3内容可总结为: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
1.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
2.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
3.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在达到上述任一标准的基础上,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 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并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
举例说,5月首个交易日,有多只三板做市个股出现“崖式”下跌,有的股票盘中最大跌幅超过30%,市场分析认为,前期冲击创新层标准3可能导致了大幅下跌。这些大幅下跌的个股具有两个特征:一,做市商不少于6家;二,市值均在6亿以上,符合标准3中的条件。
而一旦人为操作进入创新层,勉强达到的条件势必很快会丧失,往往发生断崖式下跌。这正如退潮后,那些被暴露的裸泳者。
更大负面影响:第三次资本市场地震
过去一年,中国资本市场两次政策性股灾还在眼前。
2015年6月,突然的去杠杆化让中国股市连续大幅下跌,并罕见地带动全球股市恐慌;今年1月份,熔断机制实施7天,就因两次股市恐慌性下跌而宣布暂停。两次股灾,都是在核心层面上的重大政策推出过急,未充分、通盘考虑资本市场的宏观气候。分层制对市场流动性和心理的影响,与这两次何其相似?
在市场信心羸弱、情绪微妙之际,如此重大政策的出台很有可能引发第三次资本市场地震。只是这次不同的是,新三板如果进入僵死状态,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策,以及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创业时代潮流相悖的。
也许所有人都应自问:如果再发生第三次资本市场地震,我们各个层面还有什么成熟能力吗?
怎么办?降低准入门槛到50万元
挽救流动性危机,最应该采取的策略就是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我建议,500万元降低到50万元。
先看看500万元门槛的设立初衷。因为新三板是注册制,又没有主板、创业板等中国资本市场对盈利的要求,其上市公司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大。如果“普通老百姓”一窝蜂涌进去,很可能会出现暴涨暴跌,引发可能的社会问题。
但这个市必须设,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只有如此,中国才能把未来的阿里巴巴、腾讯留在中国。我去年底说过,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错过了整整一代互联网,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耻辱。在创业越来越成为决定未来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当下,拥抱创业、拥抱新一代互联网的使命就在新三板身上。
一方面,必须有一个风险和不确定性有足够承受力的资本市场;一方面,中国投资者普遍散户化、情绪化。所以,新三板设置了500万元这个门槛,力图促成新三板投资的机构化。
很多人,包括监管层会认为降低门槛会重蹈散户化的覆辙。在我看来,500万元降低到50万元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能拿出50万元投资一个高风险资本市场的人能用“普通老百姓”来定义吗?
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一个强力论据。从1980年开始实施个人所得税以来,中国花了36年的时间,经历4次大的调整,才到达3500元的起征点。很多人认为这个数字太低了,但他们并不知道中国真实情况——即使3500元的纳税起征点,挤入纳税线以上的人的数量也低的惊人。在2015年两会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提到,中国只有2800万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人口总数的不到2%。
即使把范围缩小到城市,2015年只有京、沪、浙、深四个省市城镇居民收入超过4万元。智联招聘统计的主要城市2015白领人才薪酬显示,最高的北京和上海月薪也未超过9000元。上市公司被公认薪酬最高,但2015年,收入最高的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员工拿到的平均年薪也只有17万元。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还能说拿出50万现金的人是普通老百姓吗?没有100万身家敢拿50万来炒股吗?如果这些百万富翁是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国早就超过美国了。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难道不能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还需要政府来背书和安抚?
事实上,500万门槛多少已经事实上破产。市场出现了专门针对新三板开户的垫资公司,2万块钱服务费就能搞定。同样的500万,在账户上趴2个月就挪出去再开户,这种事情并不少见。这种情况下再强调500万门槛,不是掩耳盗铃吗?事实上,证监会已经开始清查新三板非合格投资者。
如果把门槛降低到50万,会大大减少垫资的机会。而且,要把50万门槛坐实,比如可以规定投资者账户上要保证市值+现金不少于50万。
尽快推出竞价交易
竞价交易比做市商制度更高效是一个基本事实。新三板之所以采取做市商制度,而不是竞价交易,是因为参与者太少,流动性低,以及在信息披露、股权分散度等方面的不成熟。
如果降到50万门槛,参与者可能扩大100倍,竞价交易就有了前提。同时,如果监管层在信息披露制度和引导股权分散度方面加大力度,竞价交易快速实现并非不可能。
允许公募基金参与
公募基金不允许进入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其涉及到普通个人投资者。事实上,公募基金布局新三板的动力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7家基金公司以直接发行专户理财或成立资管公司发行资管产品的形式,合计发行了300只投资新三板的资管计划,其中223只产品公布了规模,合计规模达到214.29亿元。
有消息说,有18家公募基金参与了新三板分层内测,但愿这是一个公募基金正式参与新三板投资的前兆。事实上,即使全面放开,为了规避社会化风险公募基金募集也可以约定条件:单个人认购不低于50万元。公募基金的渠道利用起来,可以动员的资金量就会非常大。
结语
尽管流动性很差,新三板创业出口的战略作用也已经非常明显。2015年以来创业投资3000个退出项目中有46%通过新三板实现。
新三板来之不易,从2002年“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成立开始算起,十几年一路波折发展。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算是今天“新”三板的一个雏形,但其试点园区只有一个,规模和交易非常不活跃。2012年8月,试点园区扩展到武汉、上海和天津三地,又过了一年才在全国进行推广。随着2013年底决定性的“49号文”推出,新三板才走向快速轨道,而直至2015年创业时代正式启动,新三板的历史作用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
在新三板喘息未定的时候,不从源头上提升流动性,而是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流动性引导到5%的“创新层”,这等于直接把新三板送入了停尸房。简单的分层或许容易推出,但如果不系统性地看问题,不从历史维度上思考问题,很容易把中国资本市场的独苗毁于一旦。
新三板的象征意义怎么说也不过份。中国股权直接融资的比例长期在3%以下。中国7000万家企业,算上新三板也只有1万多家上市;中国的BAT们与本土资本市场统统无缘;新三板有望扭转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它是中国资本市场26年以来发展如此缓慢的纠偏,是中国改革开放36年成果释放的一个基地,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资本图腾。
新三板到今天,可以说仍是一张白纸。在白纸上下笔一定要谨慎,一旦错误制度建立,开弓难回头。如果新三板进入僵死状态,一切伟大意义将化为乌有。
-
查看详情>>
《中小企业如何渡过经济与资本寒冬》
寒风瑟瑟,冬季漫漫何时休?
企业哀叹,究竟哪是突破口?
短期中期,未来长期如何走?
积极转型,变革创新是盼头!
各位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每天都要在市场打拼,每天都要思考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
在当下的经济与资本寒冬里,最终决定企业成败的,从财富角度来讲,并不是取决于你产品开发得多好,或者市场拓展得多好,而是取决于你卖企业的速度和卖企业的水平。也就是说你融资的速度和水平,最终决定你这个企业到底能不能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活得更好。创造财富,到资本市场上去卖你的企业,让你的企业通过资本的杠杆撬动更多的财富。干得好不如卖得好。干得好的企业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让《中小企业如何渡过经济与资本寒冬》特训营来告诉您答案!
特训课程内容:
一、中国经济与资本形势分析
1.2015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2.2015年资本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二、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1.短期——收缩战线
2.中期——腾笼换鸟
3.长期——积极转型
1)转变思维:
产业思维—>商业思维—>资本思维
2)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3)互联网+:传统企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4)资本规划:让企业不再为缺钱发愁
特训导师:
冯鹏程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后
“企业财富管理理论”创始人
研究领域:资本运营、财务管理、战略与商业模式、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园区发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企业国际化等;
已成功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培训、顾问咨询和投融资服务。
冯氏企业财富管理理论精彩语录(摘编)
一、企业干得好不如卖得好
二、发现利润——行业选择;倍增利润——商业模式;
创造财富——资本运营;管理财富——家族基金。
三、企业获得财富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花自己的钱,投资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利润。
第二境界借别人的钱,投自己的企业,自己生产,赚产品和资本利润。
第三境界借别人的钱,投别人的企业,别人生产,赚自己的资本利润。
特训课程安排:
日期:2016年1月9日、10日
时间:每天9:00-12:00;14:00-17:00
地点:北京
费用:3980元/人
同一企业团队优惠价:6880元/2人,7780元/3人,4人以上1980元/人
(交通食宿自理,可协助安排酒店)
赠送:前十名报名者可获赠现场1对1答疑指导
报名联系电话:15011006695
购买讲师联系方式查询服务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用户登录